南工要闻   NAVIGATION

我校师生热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时间:2024-07-19 来源: 作者: 摄影: 编辑: 上传: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我校师生深入学习,并展开热议。

芮鸿岩  校党委书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擘画了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持续深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交汇点,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主动融入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全校上下要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提出的“要多开展这样的科研攻关”的殷殷嘱托,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守正创新,瞄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和目标要求,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要把师生满意度作为衡量深化改革工作的重要尺规,争做改革的推动者、促进派、行动家,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谋改革、推改革、促改革的强大合力,奋力谱写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创业型大学建设的崭新篇章,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作出更大贡献。

蒋军成  校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改革开放旗帜,顺应时代发展新趋势、实践发展新要求,精准发力、协同发力、持续发力,把改革继续推向前进;更大力度解放思想,秉持“改革一盘棋”的整体思维,谋划和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综合改革,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牢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更加坚持“四个面向”,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赛道上勇争先、善作为、谋新策、出实招,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培育高水平创新团队、开展高质量科研项目、搭建高效能转化通道,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为加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南工大智慧和力量。

吴胜红  校党委副书记

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一招,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强保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再次释放了“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这一信号。面对新时代新挑战新要求,我们必须深化政治自觉、把准改革方向,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各项方针政策的精神实质,更好对接中央省委要求、发展所需和师生所盼,因地制宜地推出符合学校实际的具体改革举措,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前进;必须深化使命自觉、推动改革创新,以改革为牵引、向改革要动力,勇于破除陈旧思想、僵化思维,推进观念更新、创新发展,在持续深化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引育等各项改革任务的过程中进一步发挥高等教育五大职能,积极服务教育强省、科技强省建设;必须深化行动自觉、激发创新活力,鼓励大胆地试、勇敢地改,营造敢于改革、善于改革的浓郁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奋力谱写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创业型大学建设新篇章。

王曙光  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人事处处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高等学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集中交汇点和最佳结合点,我们应该积极发挥学校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继续深化我校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锐意攻坚,创新突破,奋力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创业型大学,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黎能进  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学生工作处处长

从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再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又行进到关键节点。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崭新局面。新时代,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高等教育的高度决定科技创新的高度。全会提出,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依靠改革创新,新征程上依然要用好改革这把“金钥匙”,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真正把创新释放出来,为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以教育现代化助推中国式现代化。

姜岷  科学研究院院长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胜利闭幕。全国人民共同见证了中国式现代化取得的重大成就,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有了质的跃升,社会经济发展有了显著增长,人民生活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效愈发彰显。全会提出,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会对高校同时做好立德树人和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强化有组织科研,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鼓励老师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新起点上开创学校科技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卢晓梅  政策研究与规划处处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式现代化正在迈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快速进入普及化阶段,大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日益凸显,与城市发展相互赋能、协同并进的地位日益突出。我们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充满信心,对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支撑力贡献力充满信心。我们将学习好、贯彻好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遗余力地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坚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跑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的加速度。

陈同扬  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全会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全会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我们要持续深入学习全会精神,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靶向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路径,加快推进教育教学的进阶式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手段,培养更多适应性强、敏捷度高、技能跨领域的高素质经济管理类人才。

刘学军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教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掌舵定向,坚定不移朝着全面深化改革目标前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这一标注历史性的一刻,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心与方向。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等。当前,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与各领域深度融合,正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作为从事人工智能方面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教师,需要在“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培养、人工智能前沿基础研究、人工智能示范应用等方面肩负起时代使命,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张瑞芳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坚强决心。在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作为人才培养主阵地的高校,应当顺势而为,更加自觉地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作为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一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将紧密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夯实学科素养,争做心怀“国之大者”、手握“尖兵利器”的新时代安全人,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与力量。

朱家华  化工学院副院长、教授,校青年教师协会会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发展与改革融合激荡,汇聚起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纷繁复杂,科技革命与大国博弈相互交织的局面,作为青年教师,肩负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重任。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任务,必须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因此,更应努力注重基础研究,凝练科学问题,做到以原创性思想引领变革性实践、形成标志性成果,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同时,努力继承和发扬科学家精神,争做“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典范,努力培养造就更多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奋力跑好历史的接力棒,朝着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戴安琪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党支部书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我国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坚实步伐。全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作为一名光功能复合材料方向的博士生,我唯有以更坚定的信念、更务实的作风、更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将科研工作融入到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进程中,为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贡献个人力量,方能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刘洋彤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在我国艰辛的改革道路上孕育的伟大改革精神,是我们青年学生的宝贵精神财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我们广大研究生要充分学习领悟伟大改革开放精神,在科研学习上敢“闯”敢“创”,发扬实干作风,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我们党员更要主动担当,争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将成果绘进改革蓝图里,将我们的汗水与热血融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

王雨安  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制药2105班学生、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

生逢盛世,挺膺担当。大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中国式现代化的辉煌成就,也不断提醒着我们,实现民族复兴和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担,正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肩上。我们深知唯有在担当中砥砺前行,青春的价值才能被充分彰显;唯有在奋斗中不断超越,青春的意义才能被深刻铭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系统部署,作为校学生会骨干力量,我们要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想同学所想,急同学所急,将新时代青年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积极响应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审核:朱忠祥、杨芳

南工要闻